苹果嫁接育苗技术是培育优良苹果品种苗木的核心手段,它结合了砧木的优良根系和抗性,以及接穗(优良品种)的优异果实品质。以下是对苹果嫁接育苗技术的详细科学操作方法的解析:
核心目标: 将优良栽培品种(接穗)嫁接到具有特定优势(如抗性、矮化、适应性)的砧木上,快速、高效、经济地繁殖出遗传性状一致、生长健壮、早果丰产的优质苹果苗木。
一、 前期准备:科学规划与材料选择
砧木选择与培育:
- 选择原则: 根据目标果园的立地条件(土壤、气候)、栽培模式(乔化、矮化密植)、目标品种特性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(如重茬、干旱、盐碱、病虫害)来选择。
- 常用砧木类型:
- 实生砧: 如山定子、海棠(西府海棠、楸子等)。根系发达,适应性强,抗寒抗旱,但树体高大,结果晚。需提前1-2年播种育苗。
- 营养系(无性系)砧木: 如M系列(M9, M26, MM106等)、B系列(B9)、P系列(Pajam 1, Pajam 2)、CG系列、SH系列等。主要特点是矮化(控制树体大小,促进早果)、增强抗性(抗根腐、绵蚜等)、提高果实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。需通过扦插、压条或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。
- 砧木培育:
- 播种育苗: 选择饱满种子,进行层积处理打破休眠,春季条播或点播。加强苗期管理(间苗、除草、水肥、病虫害防治),培育健壮、茎干通直的实生苗。
- 营养系砧木繁殖: 建立母本园,采用扦插(硬枝或嫩枝)、压条(水平或直立)或组培快繁技术,生产大量遗传一致的砧木苗。扦插和压条苗需在苗圃继续培育至符合嫁接标准(通常茎粗0.5-1.0cm)。
- 砧木标准: 生长健壮,无病虫害(尤其注意根癌病、根腐病、病毒病),根系发达,茎干基部平滑,直径达到嫁接要求(通常0.6cm以上)。
接穗采集与处理:
- 来源: 从经过严格认证、无检疫性病虫害(尤其病毒病)、品种纯正、生长健壮、丰产稳产的母本园或采穗圃中采集。
- 采集时间: 休眠期(落叶后至萌芽前)。选择树冠外围、光照充足、生长充实的一年生发育枝(徒长枝和细弱枝不宜)。避免在雨天或晨露未干时采集。
- 处理与保存:
- 采集后立即剪去叶片(保留一小段叶柄),按品种捆扎,挂好标签。
- 短期保存(几天): 湿布包裹或插于清水中,置于阴凉处。
- 长期保存(休眠期): 采用低温(0-4℃)、高湿(90%以上)、透气(湿沙、湿苔藓或专用保湿材料)的环境贮藏,防止失水、霉烂和发芽。定期检查。
- 接穗标准: 芽体饱满、无损伤、无病虫害、木质化程度好、粗细适中(与砧木匹配)。
工具与材料准备:
- 锋利刀具: 专用嫁接刀(芽接刀、劈接刀等),确保刀刃锋利、干净无菌。(关键!) 操作前可用酒精或火焰消毒。
- 绑缚材料: 塑料嫁接膜(有弹性、保湿、可降解或需后期解除)、专用嫁接夹等。要求韧性好、密封性好、不伤组织。
- 消毒用品: 酒精棉球或消毒液(用于工具、手部消毒)。
- 保湿材料(可选): 如接蜡、愈合剂(用于枝接伤口密封)。
- 标签: 清晰记录砧木类型、接穗品种、嫁接日期。
嫁接时间选择:
- 芽接(T形芽接、嵌芽接): 主要在夏末秋初(7月下旬至9月上旬)进行。此时砧木和接穗均处于活跃生长期,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,皮层易剥离,愈合快。要求砧木达到一定粗度,接穗芽体成熟。
- 枝接(劈接、切接、腹接、舌接): 主要在春季萌芽前(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)进行。利用贮藏的接穗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萌发时嫁接。也可在秋季进行(需注意越冬保护)。
- 关键: 选择无风、晴朗、湿度较高的天气进行,避免雨天、高温暴晒或严寒天气。
二、 嫁接操作技术:精准与规范
核心原则: 快、平、准、严、紧
- 快: 操作动作迅速,减少切口暴露时间,防止失水氧化。
- 平: 砧木和接穗的削面平整光滑,无毛刺。
- 准: 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齐(至少一侧对齐)。这是成活的关键!
- 严: 接口结合严密,无缝隙。
- 紧: 绑缚松紧适度,既要保证贴合紧密,又不能勒伤组织。
常用嫁接方法详解
“T”形芽接(最常用):
- 砧木处理: 在砧木离地面5-10cm处,选择光滑部位,用刀尖划一个深达木质部、长约1.5-2cm的横切口,再在横切口中央向下划一个长约2-3cm的竖切口,形成“T”字形。用刀尖或芽接刀尾部骨片小心挑开两侧皮层。
- 削取接芽: 在接穗上选择饱满芽,在芽上方约0.5cm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,再从芽下方约1.5cm处,由浅入深向上推削至横切口处,取下盾形芽片(带少量木质部或不带木质部)。芽片大小应与砧木切口匹配。
- 插入与绑缚: 捏住芽片叶柄,将芽片迅速插入砧木“T”形切口中,并向下推至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对齐。用嫁接膜自下而上紧密绑缚,露出芽点和叶柄。绑缚要紧实,防止雨水进入和芽片移位。
嵌芽接(带木质部芽接):
- 适用: 砧木和接穗皮层不易剥离时(如春季或较粗枝条)。
- 削砧木: 在砧木预定位置,斜向下切一刀,长约2-3cm,深达木质部,再在切口下方约1.5cm处斜向上削一刀,与第一刀相交,取下这块楔形木片。
- 削接芽: 在接穗芽上方约1cm处斜向下切一刀(角度与砧木切口匹配),深达木质部,再在芽下方约1.5cm处斜向上削一刀,取下带木质部的楔形芽片。
- 插入与绑缚: 将接芽楔形嵌入砧木的楔形缺口中,确保形成层对齐(至少一侧对齐)。用嫁接膜严密绑缚,露出芽点。
劈接:
- 适用: 砧木较粗(直径1cm以上),常用于大树高接换种或春季枝接。
- 砧木处理: 在砧木预定位置(可截断主干或主枝)剪/锯断,断面修平。用劈接刀在断面中央垂直向下劈开一条深约3-5cm的切口。
- 削接穗: 取带2-4个饱满芽的接穗段,下端削成两侧对称、长约3-5cm的楔形斜面(削面平整光滑)。
- 插入与绑缚: 用劈接刀楔子或螺丝刀撑开砧木切口,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两侧(粗砧木可插2个接穗),确保接穗外侧形成层与砧木劈口外侧形成层对齐。拔出楔子。用嫁接膜将接口连同砧木断面严密绑紧封严。断面较大时,涂抹接蜡或愈合剂密封保湿防腐。
切接:
- 适用: 砧木直径1cm左右,应用广泛。
- 砧木处理: 在砧木离地适当高度剪断,选光滑一侧,用刀沿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(稍带木质部)垂直向下切一刀,长约2-3cm。
- 削接穗: 接穗下端一侧削成长约2-3cm的平滑大斜面(与砧木切口长度匹配),另一侧削成约1cm长的短斜面。
- 插入与绑缚: 将接穗大斜面向内,插入砧木切口中,确保接穗长削面的形成层与砧木切口的形成层对齐。用嫁接膜严密绑缚接口。
三、 嫁接后管理:精细养护促成活
检查成活:
- 芽接: 嫁接后10-15天检查。轻触叶柄,若一碰即落,且芽片新鲜、芽点饱满,表明成活。若叶柄干枯不落,芽片皱缩发黑,则未成活,需及时补接。
- 枝接: 接穗上的芽萌发、抽枝、展叶,表明成活。若接穗干枯、芽不萌发,则未成活。
解除绑缚物:
- 芽接: 成活后约20-30天(接口愈合牢固),及时解除绑缚物(如塑料膜),避免勒伤形成“蜂腰”,影响养分运输。(重要!)
- 枝接: 当新梢长到20-30cm以上,接口愈合牢固后解除绑缚物。解除过早可能导致接口裂开;过晚则勒伤组织。
剪砧与抹芽除萌:
- 芽接:
- 当年剪砧(夏秋季芽接): 翌年春季萌芽前,在接芽上方0.5-1cm处一次性剪除砧木(剪口向接芽对面稍倾斜)。(关键!) 促进接芽萌发。
- 二次剪砧: 也可在嫁接成活后先剪去接芽上部砧木的一部分(留10-15cm活桩作支柱),待接芽萌发新梢木质化后,再剪除剩余砧桩。
- 枝接: 嫁接时已剪砧。
- 抹芽除萌: 无论芽接还是枝接,砧木上会不断萌发大量蘖芽(砧木自身的芽)。这些蘖芽会消耗大量养分,严重影响接穗生长。必须及时、反复、彻底地抹除砧木上的所有蘖芽!(极其重要!) 只保留接穗萌发的芽。
水肥管理:
- 嫁接后保持土壤适度湿润,避免干旱或积水。尤其在接口愈合期和新梢速生期,需保证水分供应。
- 成活后,新梢开始生长时,可结合浇水进行少量多次的追肥,以氮肥为主(如稀薄尿素水),促进新梢生长。中后期增施磷钾肥,促进枝条充实。避免施肥过浓伤根。
病虫害防治:
- 密切监控,重点防治蚜虫、卷叶蛾、红蜘蛛、早期落叶病、白粉病等危害新梢和叶片的病虫害。及时喷布高效低毒农药。
- 注意保护接口,防止病菌侵入。
设立支柱:
- 当接穗新梢长到30-40cm时(特别是风大地区或枝接苗),及时设立支柱(竹竿、木棍),将新梢松绑固定在支柱上(成“∞”字形),防止大风折断新梢。随着新梢长高,需调整绑缚位置。
摘心与整形:
- 根据苗木类型(如培育有中心干的纺锤形苗木)和生长情况,可在适当高度(如80-100cm)进行摘心,促发分枝,培养树形基础。注意选留位置合适、角度开张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。
越冬保护(寒冷地区):
- 秋季嫁接的芽接苗,或新梢未充分木质化的苗木,在寒冷地区需进行越冬保护。可在根颈处培土,或包裹稻草、无纺布等防寒材料。春季及时撤除。
四、 出圃标准与质量保证
苗木标准:
- 品种纯正: 接穗来源可靠,无混杂。
- 砧木正确: 砧木类型与标签一致。
- 生长健壮: 苗高、茎粗(嫁接口以上5cm处直径)达到规定标准(如一级苗高度>1.2m,茎粗>1.2cm)。
- 根系发达: 主侧根分布均匀、舒展,须根多。
- 嫁接口愈合良好: 接口愈合牢固、平滑,无肿瘤、损伤或病虫危害。
- 无病虫害: 无检疫性病虫害(如根癌病、苹果蠹蛾等)和严重的一般病虫害。
- 整形基础好: 主干直立,分枝(如有)角度合适,芽体饱满。
起苗与分级:
- 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起苗。
- 尽量保持根系完整,减少损伤。主根过长可适当短截。
- 起苗后立即进行分级,剔除不合格苗。
苗木处理与贮藏:
- 修根: 剪除劈裂、过长或有病虫害的根系。
- 消毒: 可用杀菌剂(如石硫合剂、多菌灵)浸泡根系消毒。
- 假植或贮藏: 不能及时定植的苗木,需进行假植(开沟斜埋根系于湿润沙土中)或低温(0-4℃)、高湿(85-90%)贮藏。
五、 培育优良品种的关键科学要点总结
源头控制: 母本园/采穗圃是核心。必须确保接穗品种纯正、无病毒(最好使用脱毒接穗)、无检疫性病虫害、采自健壮丰产母树。
砧穗组合优化: 根据目标区域和栽培模式,科学选择最适宜的
砧木-接穗组合。考虑亲和性、生长势(乔化/半矮化/矮化)、抗性(土壤、病虫害、逆境)、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。
精准操作: 形成层对齐是嫁接成活的核心技术关键。操作必须规范、迅速、准确、干净(无菌)。
精细管理: 及时彻底抹除砧木蘖芽是保证接穗生长的关键措施。水肥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解除绑缚物、设立支柱等环节均需及时到位。
标准化流程: 建立从砧木培育、接穗采集、嫁接操作到嫁接后管理、起苗出圃的
标准化操作规程(SOP),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可控。
质量监控: 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,包括品种纯度鉴定(分子标记辅助)、病毒检测(ELISA/PCR等)、病虫害检疫、苗木规格分级等。
记录可追溯: 详细记录砧木来源、接穗来源(母树编号)、嫁接日期、操作人员、管理措施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、出圃信息等,实现
全程可追溯。
结语:
苹果嫁接育苗是一项融合了植物学、园艺学、植物生理学和实践经验的精密技术。要成功培育出优质的优良品种苹果苗木,必须深刻理解其科学原理,严格把控从砧木接穗选择到嫁接操作再到后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并注重细节管理和技术创新(如脱毒技术、组培砧木应用)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现代苹果产业提供健壮、整齐、高产、优质的苗木基础。